學校課程

學校重視提升幼兒的獨立思考能力,推行討論式教學,教師根據幼兒的能力設計開放式的討論問題,進行分組討論及匯報。並採用自主學習模式、進行分組互動學習,培養幼兒自信心及語文能力。

培育幼兒德、智、體、群、美均衡發展

品德發展(德)

學校重視幼兒品德教育,讓幼兒懂得「獻真心‧明真理」、「存善心‧愛他人」、「讚美心‧護家園」,已持續10多年榮獲由仁濟醫院主辦及教育局協辦之德育及公民教育獎勵計劃優異獎,足以證明學校培育幼兒良好品德發展的成效。

認知和語言發展(智)

學校重視幼兒兩文三語學習,設有專科專教,由英語及普通話老師專科教授,加強幼兒的發音及拼音能力﹔透過音樂與遊戲開展早期的英語發展,幼兒樂於運用簡單的英語進行互動。

討論式教學策略清晰,幼兒能投入課堂活動,積極回應、分享經驗和感受。全面提昇幼兒語文學習成效。

身體發展(體)

學校有足夠空間為兒童安排不同體能活動,設有戶外活動場地及室內感統活動場地,讓兒童每天獲得充分的舒展機會,養成體能活動的習慣。為配合兒童的年齡及其身心發展,每天安排兒童上課前透過不同體能器材進行自由活動,讓兒童自選參與,發展良好的體適能與社群關係;又進行全體師生「護脊操」,建立良好的護脊習慣,有效提升大肌肉的發展。

情意和群性發展(群)

學校鼓勵兒童間培養互相照顧和支持的朋伴關係,推行「好朋友計劃」。當幼兒有需要離開課室時,例如上洗手間、協助老師拿點名簿等事務,幼兒均以2人小組好朋友形式進行,透過計劃讓幼兒能互相合作和互相關顧,共同營造關愛互助的校園氣氛 。亦推行「服務小天使」的計劃,邀請高班的同學輪流擔當學校的服務大使,協助幼小同學借還圖書、摺疊衣服等服務,加強學生服務校園的意識,培養出服務精神的良好態度。

美感發展(美)

學校透過音樂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對音樂及舞蹈活動感到興趣,利用不同的音樂遊戲形式,鼓勵兒童發揮創意、溝通和表達。在美藝發展方面,運用各種不同物料、素材,引導同學進行繪畫與創作活動,在創作的過程中,兒童與同伴享受其中,分工合作,發揮創意,並與他人分享成果的樂趣。